非侵入式遥感技巧和地球物理方法文化遗产和民用基础设施监测
发布日期
2011年7月15日
状态
发布
提交截止日期
2011年1月15日
牵头编辑器
客座编辑器
一号irilevamento电子磁场分机编译集
2意大利研究理事会考古和建筑遗产院85050Titosca
3Utsi电子有限公司剑桥CB227NZ
非侵入式遥感技巧和地球物理方法文化遗产和民用基础设施监测
描述性
保护文化遗产和民用基础设施代表社会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轮廓标志在此框架内,良好做法基于对结构的精确监控诊断,以提供材料和变质状态信息并管理危机事件后和期间的情况
今日人们日益认识到遗迹恢复的文化价值、经济动机和快速调查的必要性都提高了非破坏性监控诊断技术的重要性。
SI旨在展示最先进和新颖仪表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对表面和内部状况进行非破坏性诊断和监测此外,还将注意将古典地球物理技术与新产生的表层和子表层遥感技术相融合,以进行多深度、多分辨率和多尺度监测。潜在题目包括但不限于:
- 先进地球物理技术(自潜力技术、EMI技术、ERT技术、GPR技术)在文化遗产和土木工程诊断框架范围内的进展,重点是仪器和数据获取/处理技术新颖性以及高文化/技术应用介绍
- 基于地球物理技术整合方法、压力波测试(声波和超声波测试)和红外热学
- 高光谱多光谱图像、红外反射法、红外热学和其他高频电磁技术基础的艺术人工学和结构面泛诊断
- GPR和压力波测试与化学物理分析整合,以描述文物和民用结构的材料和建设性技术
- 高分辨率数字噪声测量技术识别建筑物共振频率
- 主动式(SAR,lidar)和被动式(传统航空图像多光谱/高光谱数据)卫星和空载数据处理实现全局结构视觉
提交前作者应仔细阅读日志作者指南//www.nickgirls.com/journals/ijgp/guidelines/.未来作者应提交电子拷贝,通过杂志手稿跟踪系统http://mts.hindawi.com/按下表显示 :